套餐优惠背后的隐藏收费模式
近期多名消费者反映,联谊路联通营业厅推出的“预存话费送流量”活动中,充值280元赠送全年100G流量的宣传存在误导。实际操作中,用户充值后不仅未获得流量,反而被开通多项未告知的增值服务,如彩铃包月、叠加套餐包等隐形扣费项目。
更隐蔽的收费手段包括:将主卡降级为副卡强制绑定新号码,通过共享套餐额度的名义收取副卡管理费;以话费抵扣券为诱饵,要求用户冻结花呗额度并签订长期合约。
合约期限与违约金争议
营业厅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时,常采用以下诱导话术:
- 模糊化解释套餐期限,将两年合约制称为“套餐升级”
- 隐瞒违约金条款,用户销户时需支付上千元违约金
- 利用系统漏洞绑定设备,限制用户携号转网
典型案例显示,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绑定24个月合约,即便因搬迁无法使用宽带服务仍需缴纳违约金,这与工信部《关于规范电信资费营销行为的通知》中的用户自主选择权条款相悖。
自动续费与二次扣费套路
通过分析用户投诉案例,发现营业厅存在三种典型扣费模式:
- 话费差额补扣:承诺“消费满额赠流量”,实际未达金额时强制补扣
- 设备置换陷阱:以免费升级网络为由更换光猫,事后收取399元设备费
- 优惠券循环套现:将用户冻结资金分月返还,伪装成消费抵扣券
消费者应对建议
为防范隐形收费,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办理业务时要求提供纸质合约,重点核查违约金条款
- 每月通过官方APP核查增值服务订阅状态
- 对营销电话推荐业务全程录音,保留沟通凭证
- 遭遇违规收费时,通过12300工信部投诉平台维权
当前通信行业套餐设计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需提高警惕意识。建议联通公司建立套餐费用模拟计算器,在合约签订前向用户展示三年期总费用预测,并严格执行工信部资费公示制度,将隐形收费转化为明码标价的增值服务选项。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77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