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规则争议:模糊条款埋隐患
联通营业厅9999活动宣传中”预存高额话费享免费终端”的核心规则存在多重模糊表述。多名用户反映,业务员在推销时强调”零成本领设备””话费全额返还”,但实际签约时发现需通过花呗分期冻结资金,且存在以下隐性条款:
- 预存款项仅用于抵扣特定套餐费用,不可自由使用
- 每月需完成指定通话时长,否则扣除违约金
- 合约期内携号转网需支付设备折价款
二、用户投诉案例:相似套路频现
通过分析近期投诉案例,发现该活动与历史营销手段存在模式化相似性:
时间 | 活动名称 | 争议焦点 |
---|---|---|
2024-08 | 千兆宽带套餐 | 隐瞒套餐实际资费结构 |
2024-12 | 主副卡绑定业务 | 口头承诺与书面协议不符 |
2025-02 | 消费达标赠宽带 | 擅自变更套餐资费标准 |
如用户办理899元宽带套餐时,业务员未明确告知FTTR设备需通过30个月话费返还实现”免费”,导致实际支出远超预期。此类操作手法与9999活动的资金冻结模式高度相似。
三、法律定性分析:是否构成欺诈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0条,经营者应真实、全面告知商品或服务信息。9999活动暴露的三大违规嫌疑:
- 未履行重要条款告知义务,未提供纸质协议
- 利用话术诱导签署电子合约,规避举证责任
- 通过复杂返费规则掩盖真实成本
但司法实践中需区分”消费欺诈”与”合同纠纷”。若经营者能证明已尽告知义务,则可能仅承担违约责任。关键证据在于业务办理时的告知记录与协议文本。
四、消费者应对指南
遭遇类似纠纷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立即保存宣传物料、通话录音等原始证据
- 通过10010客服、工信部申诉平台双线投诉
- 要求营业厅提供完整签约文件及业务确认单
- 涉及金额超5000元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结论:现有证据表明,9999活动在营销过程中存在误导性宣传与信息不透明问题,虽尚未达到刑事欺诈标准,但已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建议监管部门加强电信套餐备案审查,建立营销话术负面清单制度。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78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