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营业厅频遭用户投诉欺诈现象剖析
一、诱导消费与业务欺诈
部分营业员利用用户对通信业务的不熟悉,在办理过程中采取欺诈手段。典型案例包括:
- 谎称必须绑定新卡才能补办旧号,实则暗中办理高价套餐
- 以”3元违约金”等小额费用为名实施欺诈性收费
- 在人脸识别环节故意遮挡操作页面,擅自开通增值服务
二、计费不透明与乱扣费
费用计算规则不透明成为投诉重灾区,具体表现为:
- 承诺的优惠套餐实际扣费金额翻倍,如55元套餐变成129元
- 预存话费返还金额与约定不符,存在克扣现象
- 未使用的流量/通话服务仍被扣费
三、业务流程繁琐复杂
用户办理基础业务时遭遇多重阻碍:
- 同一账户下的业务需不同持证人亲自到场办理
- 退网与移机业务存在时间间隔限制
- 线上办理便捷但线下取消困难
四、虚假承诺与推诿责任
服务体系存在系统性缺陷,包括:
- 客服对投诉问题采用”拖延战术”,要求用户自行删帖
- 营业厅承诺的优惠方案事后拒不承认
- 故障维修服务附加不合理收费条件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79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