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惠期限与资费调整
营业厅宣传的19元/29元低价套餐往往通过充值返现实现,优惠期通常为6-24个月。例如某套餐要求激活时充值100元,每月返还20元抵扣月租,到期后月租将恢复至59元,且未使用的充值金额可能无法退还。
二、合约期限制条款
部分套餐包含12-36个月的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违约金。某运营商条款显示:合约期内强制注销需按剩余月份×30元的标准赔偿,最高可达360元。
- 剩余合约期12个月:违约金=12×30=360元
- 剩余合约期6个月:违约金=6×30=180元
三、流量类型混淆陷阱
运营商常将通用流量与定向流量混合标注,某标称210G的套餐中,实际通用流量仅180G。定向流量仅限特定APP使用,且不同运营商对”头条系””腾讯系”等分类标准存在差异。
四、隐藏附加费用
除基础月租外可能存在以下费用:
- 激活服务费:50-100元不等
- 号码保留费:停机保号5元/月
- 补卡费:20-30元/次
部分费用在办理时未明确告知,用户需仔细核对纸质协议中的”其他费用”条款。
五、售后服务限制
约35%的套餐不支持线上注销,需携带身份证至归属地营业厅办理。异地用户可能面临跨省服务费,某运营商规定异地补卡需额外支付15元跨区服务费。
营业厅大流量卡虽具可信度,但仍需警惕资费调整规则、合约期限制及流量分类标准。建议办理时要求工作人员书面标注关键条款,并通过运营商官方APP实时监测流量使用情况。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89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