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务环境适老化与民族化改造
在硬件设施方面,设立无障碍通道与敬老专座,配备老花镜、放大镜、急救包等适老设备。针对少数民族客户,设置双语标识牌和民族文化展示区,提供民族语言版业务指南。营业厅布局采用色彩对比鲜明的导引系统,老年窗口采用大号字体电子显示屏,优先叫号系统自动识别60岁以上客户。
二、业务流程智能化与人性化并行
构建”三办”服务体系:
- 陪同办:培训双语服务专员,提供全流程引导
- 上门办:对行动不便群体提供移动终端上门服务
- 代理办:支持亲属远程视频授权办理
开发民族语言语音导航系统,智能终端增设维吾尔语、藏语等操作界面,保留传统存折打印等线下服务。
三、多语言服务支持体系构建
建立专项服务机制:
- 组建涵盖5种民族语言的翻译团队
- 设置双语服务专窗,每日安排2名双语值班人员
- 开发民族语言版手机APP,突出账户查询、生活缴费等高频功能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网点配置智能翻译设备,实现实时语音转译。
四、服务监督与持续改进机制
建立双维度评价体系:
- 设置纸质满意度评价卡与语音评价系统
- 每月开展老年及少数民族客户座谈会
- 分析服务投诉数据,针对性优化15项业务流程
通过环境改造、流程优化、技术赋能和监督闭环的四维创新,构建覆盖37项服务场景的适老助残服务体系。数据显示,试点网点客户平均等待时间缩短40%,少数民族业务办理效率提升60%,形成可复制的公共服务优化范式。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90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