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I换脸伪造营业员身份
诈骗分子通过AI换脸技术伪造营业厅工作人员形象,在视频通话中展示虚假工牌和营业场所背景,要求用户配合“实名认证”或“账户升级”。部分案例中,骗子会出示伪造的《电信业务异常告知书》等文件,诱导用户点击钓鱼链接。
二、伪造业务办理通知
近期出现三类新型伪造通知手段:
- 发送带过期倒计时的“套餐停用通知”,要求登录虚假网站续费
- 冒充运营商发送“实名认证失败”短信,附带伪造的工信部标识
- 利用改号软件伪造官方号码,致电称“需二次实名核验”
三、诱导转账操作
诈骗话术升级为四步诱导流程:
- 谎称用户账户涉及“洗钱风险账户”需资金审查
- 要求下载远程控制软件进行“安全检测”
- 伪造转账验证页面要求输入动态验证码
- 以“操作超时”为由多次要求重复转账
四、业务办理陷阱
在营业厅实体场景中需警惕:
伪装形式 | 诈骗目的 |
---|---|
5G升级服务台 | 收集用户生物特征信息 |
携号转网优惠活动 | 植入恶意软件 |
积分兑换设备 | 盗取支付账户权限 |
面对电信业务办理场景中的新型诈骗,用户需牢记:任何要求提供短信验证码、生物特征信息或远程操作设备的行为均属异常。建议通过运营商官方APP核验业务状态,遇到可疑情况立即终止操作并拨打110报警。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92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