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急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完整的预案应建立三级响应体系,明确指挥组、现场处置组、疏散组等职能分工:
- 指挥组:负责启动预案、调度资源、对外联络,组长由网点负责人担任
- 现场处置组:包括现金柜员、保安等,执行拖延战术、隐蔽报警、保护现金
- 疏散组:由大堂经理及非关键岗位人员组成,负责客户疏散与现场隔离
二、现场处置核心流程
针对不同抢劫场景需制定标准化处置程序:
- 挟持人质时:柜员应保持对话稳定歹徒情绪,伺机启动无声报警装置
- 持爆炸物威胁:立即隐蔽现金,利用防弹设施隔离危险源,避免激怒歹徒
- 暴力破窗情况:使用辣椒水等自卫器械,配合联动门阻隔系统延缓犯罪实施
所有处置流程须包含报警触发、现金保护、证据留存三要素,现金柜员应在20秒内完成保险柜乱码操作。
三、人员疏散与安全保障
人员疏散应遵循分级响应原则:
- 一级优先:被劫持人质、老年客户及儿童
- 二级优先:普通客户及非必要岗位员工
- 三级优先:现金区工作人员(待警方到达后撤离)
保安人员需掌握隐蔽报警信号传递技巧,通过特定手势或设备状态向外部传递信息。
四、事后处理与恢复机制
事件结束后应执行标准化善后程序:
- 保护现场痕迹物证,设置警戒隔离区
- 配合警方调取监控录像、ATM日志等电子证据
- 72小时内完成全员心理干预及预案复盘
重点修复安防设施漏洞,升级针对新型犯罪手法的防御模块,如加装防爆膜、升级报警联动系统等。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92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