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厅校园营销新规:购机需家长监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落地

2025年实施的营业厅校园营销新规明确要求未成年人购机需家长授权,商家违规将承担合同无效责任。新规通过法律约束、商家审查和协同治理,构建未成年人手机消费保护体系。

一、新规背景与法律依据

随着《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实施,多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教育机构推出营业厅校园营销新规,明确要求电信运营商及手机销售商在校园周边开展营销活动时,必须核实未成年人购机的监护人授权,并禁止诱导性宣传。该规定旨在遏制未成年人因非必要需求购买高价手机,避免引发消费纠纷与沉迷网络等问题。

营业厅校园营销新规:购机需家长监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落地

二、核心条款解读

新规包含三大核心要求:

  • 监护人授权制度: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购机需出示监护人书面同意证明,不满八周岁则禁止单独购买;
  • 商家审查义务:销售方需核验购买者年龄及授权文件,违规交易视为无效合同;
  • 校园周边管控:禁止在中小学校200米范围内设置手机促销点或寄存服务。

三、商家责任与监管措施

市场监管部门明确要求商家履行以下责任:对疑似未成年人消费者主动询问年龄信息;销售过程中不得提供“藏手机神器”等逃避监管的产品;建立未成年人购机台账备查。2025年起,临湘市等地已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查处违规商家12家,下架相关商品53件。

四、争议案例与处理结果

近期典型案例显示:某13岁学生私自购买三台手机,家长依据《民法典》第十九条主张合同无效,经市监局调解后商家全额退款。类似案件中,法院普遍认定未成年人购买高价手机超出其民事行为能力范围,商家需承担主要举证责任。

五、实施保障与社会共治

为确保政策落地,相关部门建立三级协同机制:

  1. 教育部门督促学校落实手机入校管控;
  2. 市监部门强化线上线下商品巡查;
  3. 平台方需主动屏蔽“学生手机神器”等关键词。

专家指出,该政策需家庭、学校、企业共同配合,通过技术手段(如电子授权系统)和法律教育实现长效治理。

营业厅校园营销新规的出台,标志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从单一校园管理转向社会协同治理。通过明确商家法律责任、完善监护人追认机制、强化监管手段,为构建健康消费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94690.html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午3:38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午3:38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