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认证流程繁琐
在珍姐负责的营业厅中,用户普遍反映实名认证需携带身份证、银行卡等多重证件,且需现场采集生物特征信息。部分老年用户因操作智能终端困难,多次往返仍无法完成认证。更有个案显示,重复认证要求导致用户个人资料被多次采集,增加信息泄露风险。
隐私泄露风险加剧
实名制实施后用户接到的精准诈骗电话不减反增,主要特征包括:
- 虚拟运营商号段占比达73%
- 诈骗分子掌握用户完整实名信息
- 被标记号码仍可正常使用
有用户表示在营业厅完成认证次日即收到诈骗电话,对方能准确报出认证时填写的住址信息。
虚拟号段监管缺失
数据显示珍姐营业厅发放的虚拟运营商号码存在明显监管漏洞:
问题类型 | 占比 |
---|---|
无法追溯使用者 | 65% |
重复发放已封停号码 | 22% |
境外虚拟号段 | 13% |
虚拟号段成为诈骗分子首选工具,其认证信息与实际使用者的关联性存疑。
客服响应效率低下
用户投诉处理流程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 平均响应时长超过48小时
- 跨部门协调需重复提交材料
- 线上渠道仅处理基础咨询
有用户反映投诉后遭遇报复性骚扰电话,怀疑个人信息遭二次倒卖。
实名制服务在技术落地环节存在执行偏差,运营商需建立更完善的闭环管理体系。建议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认证信息脱敏处理,同时加强虚拟号段的全生命周期监管。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95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