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私自开卡乱象现状
近年来,电信运营商和银行营业厅私自开通增值业务、信用卡及副卡等行为屡禁不止。数据显示,2022年江苏省消保委调查发现,超四成消费者遭遇捆绑搭售,超10%用户曾被擅自扣费。这种现象在2025年仍持续发酵,例如中国电信被曝未获授权使用客户身份信息开卡,移动营业厅则通过话术诱导办理万能副卡。
- 未经同意开通副卡/增值业务
- 默认勾选绑定金融账户
- 虚假宣传诱导办卡
- 利用客户信息批量开卡
二、客户投诉典型案例
2024-2025年间,多起恶性事件引发社会关注:
- 河北电信营业厅私自增加宽带费用,承诺的返费与设备未兑现,用户历经四级投诉仍未解决
- 移动用户补卡时被办理两张万能副卡,客服否认后改称”系统自动绑定”,最终需用户自行注销
- 拼多多商家盗用信息跨运营商开卡,电信公司涉嫌参与开卡乱象
此类事件往往伴随三大特征:业务办理过程不透明、事后推诿扯皮、经济损失难以追回。
三、监管漏洞成因分析
乱象频发的核心问题在于监管体系存在三重缺陷:
- 违法成本过低:单用户损失多在百元内,难以构成刑事立案标准
- 举证责任倒置:83%投诉需用户自证未授权,运营商常以”系统记录”搪塞
- 内部考核畸形:基层员工为完成KPI被迫违规,如某银行要求日均开卡量达20张
法律层面虽明确禁止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但运营商批量开卡行为仍游走在行政处罚边缘,缺乏刑事追责案例。
四、解决路径与建议
根治乱象需多方协同:
- 建立开卡二次确认机制,强制要求短信/人脸验证
- 完善集体诉讼制度,将小额侵权纳入司法程序
- 修订考核指标体系,取消单纯以开卡量为绩效标准
- 强化工信部督查权,对重复违规企业实施牌照限制
江苏省消保委2022年提出的银行服务规范建议,可延伸适用至电信领域,包括建立服务事项清单、禁止捆绑销售等。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96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