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靓号捆绑强制消费陷阱
部分营业厅存在强制消费行为,如办理靓号时要求必须购买指定手机或预存高额话费。有消费者反映,选择吉祥号会被要求搭配购买价值1799元的手机,声称可返现1000元,但实际存在差价损失风险。更有营业员诱导用户绑定花呗分期,要求冻结余额宝资金作为担保,形成强制消费闭环。
二、套餐升级隐形扣费套路
常见的资费陷阱包括:
- 口头承诺优惠与实际账单不符,升级套餐后费用反增
- 合约期隐藏条款,如最低消费期限超出告知时长
- 免费服务附加条件,需预存话费或购买增值业务
有用户遭遇套餐升级后无法退订原套餐,每月多支出50%通信费用。
三、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办理过程中需特别注意:
- 验证码交付风险:工作人员可能借激活名义获取敏感信息
- 证件复印件管控:未注明用途的复印件可能被二次利用
- 生物信息采集:部分营业厅要求非必要人脸识别
四、安全购号操作指南
建议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 优先通过运营商APP查询可选号码资源
- 要求书面确认套餐细则,重点核查:
- 合约期限与违约金条款
- 流量到账时间与使用范围
- 附加业务开通状态
- 拒绝非必要支付方式绑定,如花呗冻结
- 办理后立即修改初始密码并开通消费提醒
总结建议
营业厅购号存在捆绑销售、资费陷阱、信息泄露三重风险。消费者应保持警惕,通过官方渠道核验信息,坚持书面协议确认关键条款。遭遇强制消费时可明确告知将向工信部投诉,及时保留录音证据维护权益。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98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