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拟号码实名漏洞现状
自2015年手机号实名制实施以来,电信诈骗与骚扰电话数量不降反升,虚拟运营商号段(如170、171)已成为重灾区。数据显示,有用户因参与线下兼职导致名下被违规注册28个虚拟号,这些号码多用于教育推广、金融诈骗等非法场景。
漏洞核心在于:虚拟运营商为追求市场份额,在实名认证环节存在人证分离审核漏洞,部分平台仅需身份证照片加静态人脸识别即可完成批量注册,给黑灰产留下操作空间。
二、黑色产业链运作模式
非法产业链包含三个关键环节:
- 信息采集:以”App充场兼职”名义,通过200元/天报酬诱导用户提交身份证、银行卡、人脸信息
- 批量注册:工作室利用自动化设备,在30分钟内完成单人多达30个虚拟号实名认证
- 号段转售:已实名号码以50-200元/个价格流向电销、诈骗团伙,形成闭环利益链
三、个人防范三大措施
- 定期查询名下号码:通过运营商官方App或线下营业厅,每季度核查已注册号码清单
- 谨慎参与线下认证:拒绝提供身份证原件、动态人脸验证等核心生物特征信息
- 及时举报异常号码:通过工信部12300平台申诉违规注册号码,要求虚拟运营商承担注销责任
四、监管体系完善建议
需建立多方协同治理机制:要求虚拟运营商采用活体检测技术强化注册审核,对单日注册量超过5个的用户启动人工复核;推动三大运营商建立虚拟号段溯源数据库,实现涉案号码快速冻结;完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细则,明确虚拟运营商连带赔偿责任。
虚拟号码治理需平衡技术创新与安全防护,通过强化运营商审核责任、提升用户信息保护意识、完善法律追责体系三重维度,才能有效遏制号码冒用乱象,真正实现实名制的监管价值。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300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