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人家移动营业厅:5G+数智化助力产业破茧成蝶

中国移动在广西宜州通过5G+数智化技术打造智慧蚕房系统,实现环境智能监测、病害预警和远程控制,带动蚕桑产业标准化升级,农户增收超5000元,为农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示范样本。

一、传统蚕桑业的困境与转型需求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作为“中国蚕桑之乡”,拥有38万亩桑园和超10万养蚕农户,但长期面临生产标准化程度低、技术获取渠道匮乏等发展瓶颈。传统养蚕模式依赖人工经验管理,难以精准控制蚕房温湿度环境,且病害预警滞后,导致蚕茧质量波动大、产业效益受限。

蚕桑人家移动营业厅:5G+数智化助力产业破茧成蝶

二、5G+数智化技术的核心应用

中国移动河池分公司联合科技企业打造智慧蚕房管家系统,通过三项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变革:

  • 环境智能监测:部署5G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湿度等数据,当蚕房温度超过28℃时自动触发手机预警
  • 病害预警系统:对接农业数据库,提前推送脓病高发期消毒提醒,降低30%以上病害损失
  • 远程调控平台:支持手机端远程控制通风、加湿设备,实现“一键处理”环境异常

三、数智赋能带来的产业升级

智慧蚕房系统上线后,生产效率提升显著:单户蚕农年均增收超5000元,蚕茧优质率从65%提升至82%。通过大数据云平台,形成标准化养殖方案并向全区推广,带动200余个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生产。该模式还被纳入河池市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库,成为农业数字化转型标杆案例。

四、未来展望:从宜州到全国的示范效应

中国移动正将“智慧蚕桑”经验复制到云南、四川等蚕桑主产区,计划三年内建设50个数字蚕桑示范基地。通过5G专网与AI质检技术融合,未来还将实现蚕茧质量自动分级、智能物流调度等深度应用,推动传统农业向全产业链数字化迈进。

蚕桑人家移动营业厅的创新实践,展现了5G技术与农业生产场景深度融合的巨大潜力。这种“数智基因注入传统产业”的模式,不仅破解了蚕桑业发展困局,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301161.html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午7:29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午7:30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