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执行与法律依据
自《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以来,西安电信为响应监管要求,建立「二次实人认证」机制,对疑似涉诈号码采取强制到店核验措施。用户需持身份证件原件至归属地营业厅完成核验,该措施导致异地用户需承担额外时间与交通成本。
- 设备更换触发风控:占比42%
- 通话频次异常:占比35%
- 网络行为误判:占比23%
误判率与技术缺陷
电信大数据模型存在误判漏洞,部分用户更换手机设备即触发风控预警。有案例显示正常商务用户半年内遭遇两次非主观停机,且系统未能提供有效申诉前置预警机制。
紧急服务场景暴露系统缺陷:某用户被困电梯时遭遇停机限制呼出,突显强制措施的潜在安全隐患。
服务流程争议
处理流程存在三方面矛盾:
- 线上核验渠道不完善,90%封停案例需线下处理
- 异地复机申请未开通,跨省用户处理成本倍增
- 申诉响应时效超过48小时,影响用户即时通信需求
用户权益保障困境
争议处理机制未能平衡安全监管与便民服务,78%投诉涉及「未提前告知停机」问题。用户质疑运营商单方面停机权限缺乏制衡机制,且复机材料标准存在执行差异。
- 初次响应:平均6小时
- 问题解决:平均72小时
- 重复投诉率:达31%
西安电信在反诈治理中面临技术精准度与服务便捷性的双重挑战,需优化风险识别算法、建立跨区域服务协同机制,并完善用户权益救济通道,实现安全监管与服务质量的有效平衡。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302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