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业绩压力催生违规操作
西安联通基层营业厅长期存在虚拟现金交费虚增收入的造假行为,部分员工为完成指标,通过「套餐送手机」等话术诱导消费者签署金融分期合约。2021年长安区案例显示,业务员利用「三网融合」等概念隐瞒金融贷款本质,导致消费者在不知情下签订招联金融合约。
2025年联通内部通报显示,陕西地区存在擅自捆绑增值业务现象。高陵区某营业厅在老年用户办理基础套餐时,未经告知开通视频彩铃等付费服务,导致费用激增。此类行为多源于员工绩效考核与业务量直接挂钩的机制。
二、业务办理流程存在监管漏洞
现行业务办理存在三大风险环节:
- 身份验证漏洞:业务员可用他人身份证办理业务,2021年案例中甚至出现代用家属证件操作金融分期
- 电子签约不规范:2024年灞桥区用户反映签约全程在业务员手机完成,无法查看具体协议内容
- 套餐说明不透明:超半数投诉涉及宣传与实际套餐不符,如2025年「29元100G」套餐实际包含70G定向流量
三、消费者维权意识待提升
数据显示仅38%消费者会当场核实协议条款,多数用户依赖业务员口头说明。2025年维权成功案例表明,坚持三方面措施可有效维权:
- 全程录音保留证据
- 依次通过10015、工信部渠道投诉
-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三倍赔偿
投诉渠道 | 平均响应时间 | 解决率 |
---|---|---|
10010客服 | 3.2 | 42% |
10015专线 | 1.5 | 67% |
工信部申诉 | 7.8 | 89% |
西安联通营业厅乱象折射出通信行业普遍存在的考核机制失衡问题。要根本性解决套餐误导与金融纠纷,需建立多维监管体系:完善电子签约留痕制度、实施套餐内容二次确认机制、设立独立第三方审计机构。2025年严查行动已初见成效,但长效治理仍待深化。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303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