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送米面油?通信营业厅的隐藏套路
近年来,多地出现通信营业厅以“回馈客户”名义开展免费赠送米面油活动,实则暗藏多重消费陷阱。此类活动常通过电话邀约、传单宣传吸引中老年人到场,初期以小额礼品建立信任,后续逐步诱导高价消费或非法获取个人信息。
典型流程包括:
- 阶段一:赠送米面油、纸巾等生活用品吸引参与
- 阶段二:以“考验诚意”为由收取小额押金后返还
- 阶段三:推销高价电子产品或保健品(如学习机、维生素)
- 阶段四:要求提供身份证件办理“优惠套餐”
常见骗局运作模式
通过分析近期案例,主要存在三类违法操作:
- 信息盗用型:以登记领奖为由收集身份证信息,用于非法办理电话卡或注册空壳公司
- 高价商品型:通过话术包装劣质电子产品(如标价2799元的学习机),诱导老年人冲动消费
- 投资诈骗型:后续跟进推销所谓“稳赚不赔”理财产品,卷款跑路
类型 | 作案周期 | 涉案金额 |
---|---|---|
信息盗用 | 3-7天 | 单案最高2.7万元 |
商品推销 | 单日完成 | 2799元/台 |
如何识别与防范陷阱
建议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注意以下预警信号:
- 要求出示身份证件才能领取免费礼品
- 活动现场出现非营业厅工作人员的第三方推销员
- 催促立即激活产品或支付“诚意金”
防范措施应做到三不原则:不轻易提供身份证原件、不随意扫描陌生二维码、不现场决定大额消费。遇到可疑情况可拨打12315投诉或110报警。
真实案例警示
2024年山东某通信营业厅以赠送米面为由,骗取20余位老年人手机卡用于电信诈骗,主犯获刑1年。2025年成都温江的“中粮集团”骗局通过三天免费礼品发放,最终诱导老人购买千元保健品。
司法机关提醒:正规企业不会通过街头传单开展需要登记个人信息的赠品活动,通信运营商优惠应以官网公告为准。
面对通信营业厅的“免费福利”,消费者需保持理性判断。涉及个人信息登记或大额消费时,建议子女陪同参与,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活动真实性。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警惕糖衣炮弹背后的经济陷阱。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307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