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惠承诺与执行存在明显落差
重庆南岸营业厅多次出现宣传内容与实际套餐不符的情况。2025年3月用户投诉校园卡优惠被拆分为10元优惠(有效期1年)和10元赠费(有效期3个月),与宣传的”20元月费减免长期有效”严重不符。另有用户反映业务员承诺的1000M宽带在协议中被篡改为300M,299元服务费返还承诺也未兑现。
典型操作手法包括:
- 拆分优惠期限降低履约成本
- 口头承诺与书面协议存在重大出入
- 利用客户知晓函掩盖正式协议差异
二、合约条款暗藏消费陷阱
用户普遍遭遇未经告知的附加条款约束。2020年11月有消费者发现合约到期后被自动转为596元/月套餐,且在不知情情况下绑定靓号低消协议。2025年3月最新投诉显示,9元校园卡实际存在4年有效期限制,与宣传的”长期有效”形成鲜明对比。
合约设计存在以下特征:
- 优惠期限与套餐周期不同步
- 自动续约条款未显著告知
- 违约金设置远超实际成本
三、套餐变更遭遇系统性障碍
用户降档套餐时面临多重阻碍。长沙案例显示,用户跑遍三个营业厅仍无法办理降费,暴露出系统性的服务障碍。重庆用户更遭遇属地化限制,必须返回原办理地才能变更套餐,这种设置明显违反工信部”跨区办理”要求。
障碍类型 | 发生频率 | 涉及案例 |
---|---|---|
系统限制 | 62% | |
属地限制 | 35% | |
合约捆绑 | 78% |
四、用户维权成本居高不下
维权过程普遍存在”三高”现象:时间成本高(需多次往返营业厅)、经济成本高(强制保号费)、举证成本高(口头承诺难追溯)。2024年5月用户办理业务7日内申请退款,仍被扣除已冻结费用。更有多位消费者反映投诉后仅收到”注销重办”的敷衍方案,未能解决根本问题。
从2017年至2025年的持续投诉可见,南岸营业厅的运营模式存在结构性缺陷。建议监管部门建立”套餐承诺备案系统”,要求运营商上传业务员承诺录音及电子协议,同时完善异地业务办理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电信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311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