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餐规则模糊引发信任危机
长沙联通主厅在宽带推广中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业务员常以”免费安装””预存返费”等话术吸引用户,实际办理时却将设备租赁费、服务费折算为话费预存,消费者直到扣费周期才知晓真实收费结构。有用户反映办理时承诺的45G流量与600分钟通话,实际仅落实20G流量且存在服务项缩水。
宣传承诺 | 实际执行 |
---|---|
预存899返30元/月 | 转为设备抵扣费 |
两年协议期 | 擅自改为三年 |
资费陷阱与隐性消费争议
资费体系设计存在多重陷阱:一是套餐到期自动续费机制未明确告知,有用户发现电视业务赠送到期后未经确认即产生40元/月扣费;二是捆绑消费问题突出,宽带服务强制绑定副卡及增值业务;三是违约金计算标准缺失,用户提前解约时遭遇不合理扣费。
- FTTR设备租赁费变相转为话费抵扣
- 千兆宽带实测速率不达标
- 副卡激活产生额外费用
服务承诺与执行严重脱节
业务办理流程存在系统性缺陷:70%投诉案件涉及无纸质协议签署,电子合同未完整展示即要求用户签字。更严重的是,用户发现投诉处理存在”和解协议二次违约”现象,经政府调解达成的补偿方案仍被单方面修改。维修服务响应迟缓问题突出,有用户报障30天后仍未解决基础网络问题。
老用户区别对待涉嫌违规
套餐更新机制违反工信部《关于保障移动通信资费方案选择权的通知》,新用户专享优惠与老用户套餐形成价格倒挂。有消费者尝试办理99元融合套餐时,被告知需新开号码且原号码需保底消费129元,这种差别化定价直接违反消法第十条关于公平交易权的规定。
- 新用户享受流量加倍优惠
- 老用户套餐优化选项受限
- 携号转网障碍设置
长沙联通宽带业务争议本质上是企业经营理念与监管要求的冲突。从话术包装到合同履行,从资费设计到售后服务,多个环节的合规性缺失导致消费者权益持续受损。要破解困局,既需要企业完善内部风控体系,更依赖监管部门建立全流程服务监测机制。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315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