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回顾:预存1800元赠手机为何落空
2025年初,多位消费者反映参与联通营业厅”预存1800元赠手机”活动后,既未收到承诺的合约机,预存话费也未返还。据投诉案例显示,工作人员以”优质客户专享”名义诱导签订纸质协议,承诺三年内每月返还50元话费,但实际仅返还两个月便停止。当消费者前往营业厅查询时,却被告知系统中无相关活动记录,纸质协议被认定为”非官方文件”。
二、营业厅套路的三大特征
此类营销活动存在明显套路化特征:
- 合约机陷阱:要求签订24-36个月合约,套餐资费高于市场价30%-50%,违约需支付手机原价50%违约金
- 预存资金风险:话费返还设置多重限制条件,如要求每月消费达98元以上才触发返还
- 信息不透明:协议中未明确标注”第三方合作”条款,部分门店私自将用户信息提供给小额贷款公司
年份 | 涉及金额 | 解决率 |
---|---|---|
2023 | 3240元 | 12% |
2024 | 5000元 | 23% |
2025 | 1800元 | 待统计 |
三、消费者维权面临哪些障碍
受害者维权时普遍遭遇三重困境:一是电子凭证缺失,营业厅仅提供手写收据;二是协议条款存在歧义,关于”预存话费”的定义模糊不清;三是门店快速注销,2024年深圳某涉案手机店从投诉到注销仅用17天。
四、法律视角下的责任认定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经营者应提供真实、全面的服务信息。而部分营业厅存在以下违法情形:通过抽奖诱导签订预付协议,未公示中奖概率和兑奖规则;使用非官方协议文本规避监管;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办理分期贷款。
结论:预存话费赠手机类营销已形成标准化骗局链条,涉及虚假宣传、合同欺诈等多重违法。消费者应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核实活动真实性,签订协议时重点审查违约责任条款,并保留完整的音视频证据。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320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