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餐合约欺诈争议
2024年12月多起投诉显示,营业员在用户办理携号转网时隐瞒合约条款。韩先生案例中,89元/月套餐被标注为”非合约”,实际却绑定两年无法变更的合约期,且原价标注为119元。类似情况在2024年12月补卡业务中,营业员以”主副卡绑定”为由诱导办理高价套餐,最终显示资费翻倍。
服务流程繁琐复杂
用户反馈主要集中于三个环节:
- 销户需提供纸质材料,违背电子化服务趋势
- 投诉处理需多平台反复沟通,平均耗时超72小时
- 业务办理全程操作员手机端完成,缺乏透明性
限制服务引发质疑
2025年1月集中出现多起用户投诉后号码被限制呼出的案例。联通官方解释为”系统检测异常行为”,但用户质疑与投诉行为存在关联:
- 韩先生12月19日完成投诉,次日三号码均被限制
- 2025年1月集中投诉期间限制量环比上升240%
通过分析近三个月典型案例可见,服务透明度缺失与应急机制不完善是投诉激增的主因。建议建立电子化协议确认系统、优化线上投诉处理流程、制定服务限制事前告知规范,从根本上改善用户体验。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323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