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与核心要求
自2025年2月起,国家多部门联合出台新规,明确禁止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拨打商业营销电话。根据修订后的《通信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需在获得用户明示同意后,方可进行商业电话推广,否则将被视为违法行为。该规定进一步强化了《电信条例》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保护用户“安宁权”的条款。
运营商具体措施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已全面落实新规要求:
- 建立营销电话白名单制度,仅对已授权用户提供服务;
- 开通“骚扰电话拒接”功能,用户可通过公众号或短信免费开通;
- 对违规号码实施停机处理,并限制其后续业务办理。
联合惩戒机制
江西省率先实施的惩戒规则显示:对拨打骚扰电话的个人或企业,将采取“一家受限,三家受限”的跨运营商联合处置。违规号码将被暂停服务六个月,且一年内禁止申请新号码。该机制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有效遏制了骚扰电话的反复注册行为。
社会影响与消费者权益
新规实施后,商业电话营销行为得到显著规范。市场监管总局强调,擅自拨打推销电话不仅侵犯消费者安宁权,还将面临信用公示等联合惩戒措施。工信部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骚扰电话投诉量同比下降43%,表明政策执行成效显著。
通过法律约束、技术拦截和信用惩戒的多维治理,我国已形成覆盖全国的骚扰电话防控体系。未来需持续加强跨部门协作,确保政策在基层落实到位,最终实现商业通信服务与用户权益保护的平衡。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75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