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苹果营业厅购物陷阱:附加合约是否涉嫌欺诈?

上海多家苹果合作门店涉嫌通过隐藏话费合约实施消费欺诈,本文揭露其运作模式与法律定性,提供消费者防范指南与维权建议。

事件背景与典型案例

上海江桥万达苹果店通过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在完成手机交易后强制绑定话费合约。2023年曝光的典型案例显示,消费者支付手机费用后被告知需额外签署4年期话费合约,金额高达11424元,且合同主体为虚构的”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市金沙江路运营商”。类似案件在虹口、嘉定等区域均有发生,警方已介入调查多起集体投诉事件。

上海苹果营业厅购物陷阱:附加合约是否涉嫌欺诈?

合约陷阱运作模式

商家通过以下流程实施消费诱导:

  • 销售环节隐瞒合约内容,仅展示手机价格优势
  • 拆箱激活后出示隐藏条款,利用消费者怕麻烦心理
  • 设置违约金条款(通常为设备款20%)强制履约
  • 虚构运营商授权资质,伪造中国移动合同模板
典型合约内容构成
  • 预存话费分月返还(238元/月起)
  • 限制套餐降档与携号转网
  • 绑定视频会员等增值服务

消费者维权困境

2024年12月某消费者报警后,发现涉事企业成立仅1个月即注销。维权过程中存在三大障碍:

  1. 合同主体虚构导致民事诉讼对象缺失
  2. 消协缺乏强制执法权,行政处罚难以执行
  3. 苹果官方推诿第三方扣费纠纷

防范指南

建议消费者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 核对商家电子营业执照备案信息
  • 拒绝现场拆封激活,保留完整包装
  • 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验证合约真实性
  • 优先选择品牌直营店或大型电商平台

法律定性分析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规定,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构成商业混淆行为。虹口警方已将该类案件定性为团伙诈骗,作案特征包括:无正规线上经营资质、选址商场/车站周边、使用伪造合同模板等。消费者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主张三倍赔偿。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76864.html

上一篇 2025年3月16日 下午9:24
下一篇 2025年3月16日 下午9:24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