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瞒消费信息的典型案例
东营移动多次被投诉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未充分告知关键消费信息。2024年5月有用户反映,业务员以续约套餐为由要求充值120元,实际却将资金用于开通超市铂金会员(15元/月)和视听黄金包(20元/月)等增值服务,且全程未明示具体收费标准。类似案例显示,2023年8月有消费者发现被连续6个月收取咪咕音乐包费用,但移动公司声称该业务系用户通过抖音页面自主开通。
二、套餐升级诱导与合约陷阱
诱导升级套餐问题呈现模式化特征:
- 以赠送设备为诱饵,隐瞒36个月合约期限
- 针对老年群体采用话术误导,将”送手机”变为购机合约
- 套餐降档受阻需支付高额违约金,与原承诺严重不符
2025年3月最新投诉显示,用户被要求支付460元违约金才可恢复原套餐,与其宣称的”不换套餐”承诺形成明显冲突。
三、增值服务自动续费争议
自动续费问题存在系统性管理漏洞:
- 业务开通验证机制不完善,存在验证码误操作风险
- 费用扣除前缺乏二次确认流程
- 取消流程复杂化,需特定指令才可退订
2023年案例显示,用户尝试取消咪咕音乐包时因发送”去消”而非”取消”指令失败,导致持续扣费。
四、投诉处理机制存缺陷
纠纷解决过程中暴露出:
- 仅同意话费返还拒绝现金赔偿
- 以”无赔偿先例”推诿法定责任
- 查询服务密码设置不合理障碍
2024年10月投诉案例中,19位消费者集体反映移动公司未对欺诈指控作出实质性回应。
综合2018-2025年间的多起投诉,东营移动营业厅存在系统性服务瑕疵,主要表现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令禁止的虚假告知(第55条)和《电信条例》规定的强制交易行为。其问题根源在于:
1) 营销话术与合同条款不对等
2) 业务办理流程透明度不足
3) 客户权益救济渠道不畅
建议消费者保留业务办理凭证,遇争议时可依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六条向工信部投诉。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79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