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餐宣传与实际不符
大学城电信营业厅存在利用信息差误导学生办理高价套餐的现象。有案例显示,营业员以”校园专属优惠”为名推荐月费60元套餐,实际前台办理最低资费仅需5元。部分用户遭遇套餐到期后仍被持续扣费,两年间多产生129元额外支出。
宣传内容 | 实际条款 |
---|---|
首年0元月租 | 需预存200元话费 |
无限流量 | 达量降速至128kbps |
二、强制附加服务
在办理基础业务时存在捆绑销售行为,主要表现为:
- 携号转网强制要求新办副卡
- 宽带安装绑定手机套餐
- 激活服务需购买路由器
有学生反映在办理转网业务时,营业员声称”必须办理副卡”,而实际前台并无此规定。
三、员工身份模糊
部分营业厅存在人员身份混淆问题:
- 普通销售人员冒充”大堂经理”
- 外包人员未佩戴明显标识
- 实习生参与核心业务办理
这类行为导致用户难以辨别工作人员资质,曾有案例显示不同身份员工对同一业务给出矛盾解释。
四、售后责任推诿
故障处理存在系统性缺陷:
- SIM卡故障需返回原籍补办
- 投诉处理周期超15个工作日
- 客服与营业厅互相推诿
有用户在异地考试时遭遇断网,因号码归属地限制无法及时补卡,严重影响行程安排。
现有证据表明大学城电信营业厅在营销话术、套餐说明、员工管理等方面存在系统性误导风险。建议学生用户办理业务时注意保存书面凭证,优先选择官方APP办理基础服务,遇到强制消费可向工信部投诉。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81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