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餐升级陷阱
多名用户反映在营业厅办理续费或业务变更时,遭遇套餐被私自升级的情况。例如用户续费全家福套餐时,合作营业厅通过篡改支付页面金额的方式,将套餐升级为更高价位的资费方案,导致用户需额外承担费用。更恶劣的是,部分用户发现被开通了未订购的增值服务,如通讯助理费、悦享助理费等,每月产生10-36元不等的隐性扣费。
二、优惠宣传误导
业务员常以”网络升级”等名义诱导办理新套餐:
- 承诺39元优惠套餐,实际签约资费为59元
- 声称”不换卡不换号”,实则开通新号并转移充值金额
- 夸大流量赠送量,但未说明限速阈值
这类营销话术往往通过电话录音模糊、协议条款隐蔽等方式规避责任。
三、降档改约困难
用户申请降低资费时面临多重阻碍:
- 客服推诿要求线下办理
- 声称”原套餐已下架”拒绝变更
- 更改套餐后仍按原资费扣款
有用户为办理8元保号套餐,被迫通过工信部投诉才得以解决。
四、消费者应对策略
建议遭遇套路的用户采取以下措施:
- 通话全程录音,保存业务凭证
- 向10015联通投诉热线提出书面诉求
- 通过工信部申诉平台提交证据材料
- 必要时申请携号转网维护权益
运营商套餐服务存在设计缺陷和监管漏洞,消费者需提高警惕。建议优先选择线上渠道办理业务,办理前通过官方APP核对套餐细则,发现异常扣费应立即冻结支付账户并留存证据。对于争议金额较大或涉及欺诈的情况,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三倍赔偿。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90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