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近期多起消费者投诉显示,中国联通碚都佳园营业厅涉嫌通过电话营销、线下办理等渠道,以”免费赠送””套餐升级”等话术诱导用户办理高额套餐。此类行为往往在未充分告知条款的情况下变更服务内容,导致消费者承担不合理费用。
诱导消费的常见手法
调查发现该营业厅主要采用以下操作模式:
- 电话营销中强调”保持原套餐不变”,实际通过模糊话术变更套餐标准
- 利用”首充返现””免费体验”等短期优惠掩盖长期扣费条款
- 办理业务时未明确告知靓号费、最低消费等附加条款
类型 | 占比 |
---|---|
套餐变更争议 | 45% |
隐形扣费 | 30% |
虚假宣传 | 25% |
消费者维权案例
2024年12月,某用户接到”赠送流量”电话后,5元保号套餐被改为25元套餐,四年间产生1040元低消补收费。经工信部投诉后获全额退款。另有消费者办理亲子卡时遭遇已下线活动宣传,经12315介入后达成和解。
维权流程建议:
- 保留通话录音、业务单据等证据
- 通过10015客服热线进行投诉
- 向工信部12381或消费者协会申诉
法律后果与监管现状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应进行退一赔三赔偿,不足500元按500元计算。2024年12月央广网曝光事件后,工信部已约谈相关企业,要求整改营销话术规范。
通信行业亟需建立透明的资费披露机制,建议消费者办理业务时要求书面确认条款,遇诱导消费应及时通过多渠道维权。监管部门应加大对违规营销的处罚力度,建立黑名单公示制度。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90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