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航北营业厅涉嫌欺诈行为是否属实?

本文通过梳理2022-2025年间消费者投诉及行政处罚案例,揭示中国联通航北营业厅涉嫌存在的营销欺诈行为模式,包括虚假宣传、协议欺诈等违规操作,并提出法律应对建议与消费者维权路径。

一、事件背景与投诉概况

近期网络平台出现多起针对中国联通航北营业厅的投诉,主要涉及2025年3月消费者反映的”预存5980元话费送平板”事件。投诉者称在街头被推销人员引导至营业厅后,通过虚假承诺诱导签署含有隐蔽条款的协议,最终导致资金冻结且需支付高额手续费。

中国联通航北营业厅涉嫌欺诈行为是否属实?

典型投诉时间线
  • 2022年:存在收回赠品却未履约的投诉记录
  • 2023年:出现私自修改套餐扣费争议
  • 2025年:新增多起预存话费欺诈事件

二、欺诈行为主要表现形式

综合消费者投诉及监管记录,涉嫌违规行为主要表现为:

  1. 虚假宣传:夸大优惠幅度或隐瞒违约金条款
  2. 协议欺诈:未充分说明合同义务即要求签字确认
  3. 资金违规:预存款项未按约定转为话费
  4. 私自扣费:未经授权开通增值服务

三、法律依据与责任分析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作虚假商业宣传。2025年市场监管部门对联通虚假促销行为作出40万元行政处罚的案例显示,同类违规行为已构成违法事实。在民事责任方面,消费者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主张三倍赔偿。

四、消费者应对建议

  • 保留电子协议、支付凭证等关键证据
  • 通过12300工信部投诉平台进行维权申诉
  • 警惕街头营销人员引导的线下交易
  • 定期核查通信账单异常扣费情况

现有证据表明中国联通部分营业场所存在系统性营销违规行为,航北营业厅相关投诉特征与既往处罚案例高度吻合。建议消费者提高风险意识,监管部门应加强电信服务协议备案审查,建立营销话术负面清单制度。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91251.html

上一篇 2025年3月16日 下午10:52
下一篇 2025年3月16日 下午10:52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