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业务误导办理风险
多名消费者反映在联通营业厅办理业务时遭遇强制捆绑销售,工作人员在未明确告知的情况下,将主副卡套餐从承诺的55元擅自升级为129元套餐。更有用户遭遇营业员在操作过程中刻意遮挡手机屏幕,通过三次人脸识别完成非授权业务办理。
二、预存话费陷阱曝光
典型案例显示,营业厅以”免费领取平板”为诱饵,诱导用户签订隐藏条款协议。消费者需预存5980元话费并满足严苛的检测条件,最终却面临资金冻结和高额手续费风险。类似事件中,29%的投诉涉及预存话费返还纠纷。
类型 | 占比 | 常见话术 |
---|---|---|
套餐升级 | 42% | “系统自动续约” |
预存返现 | 29% | “话费三年返完” |
设备捆绑 | 18% | “免费送智能设备” |
三、老年人欺诈重灾区
2024年投诉数据显示,针对老年人的欺诈服务呈上升趋势:
- 59元/月低消套餐强加给仅使用老年机的用户
- 未告知开通视频彩铃等增值业务
- 违约金条款解释模糊化处理
四、维权举证难点分析
消费者维权面临三大障碍:营业厅监控录像调取困难、电子协议存在单方修改可能、工作人员口头承诺无书面记录。有案例显示用户因无法提供操作页面截图导致维权失败。
现有证据表明该营业厅存在系统性服务风险,建议消费者办理业务时要求逐条确认协议细则,并通过官方APP实时验证业务变更情况。对于大额预存业务,应保留完整的音视频证据链。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91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