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与争议回顾
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五棵松营业厅自2009年因“移机不改号”业务涉嫌欺诈被起诉以来,多次陷入消费纠纷。据用户邢先生投诉,该营业厅在未明确告知的情况下变更计费方式,导致用户权益受损。类似问题在2024年再次出现,消费者反映办理业务时遭遇套餐资费虚假承诺、合同条款隐瞒等行为。
欺诈争议的核心焦点
消费者投诉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
- 合同条款隐瞒:未明确告知套餐绑定分期合约或计费方式变更,利用电子合同签署流程漏洞诱导消费者;
- 虚假宣传:承诺网速与实际服务不符,涉嫌违反《广告法》相关条款;
- 擅自扣费:用户注销服务后仍持续扣款,未尽到终止服务的告知义务。
服务问题解决进展
截至2025年3月,争议解决仍面临多重阻碍:
- 联通客服系统仅部分受理投诉,需消费者多次拨打10010或10015升级处理;
- 法律诉讼周期较长,如2009年案件耗时数月才进入司法程序;
- 监管部门已要求合作营业厅规范标识与业务流程,但执行效果尚未显现。
消费者应对指南
遭遇类似问题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保留业务受理单、通话录音等原始证据;
- 通过10010投诉并索要书面处理方案,7个工作日内未解决可向工信部申诉;
- 涉及金额超过500元时,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主张三倍赔偿。
五棵松联通营业厅的欺诈争议暴露了电信行业合作代理模式的管理漏洞。尽管现行《电信服务规范》已明确资费透明度要求,但需强化对电子合同签署流程的监管,同时建立代理商违规“黑名单”制度,方能从根本上遏制此类问题。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97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