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基建与集体经济协同发展
余庆县通过充电站建设创新集体经济增收模式,积善社区2024年12月建成15个充电车位,每年可为社区增加1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收益用于环境改善、设施维护及居民福利,形成”便民-经济-社区”良性循环。该模式在靖远县乌兰镇西滩村也得到验证,5个快充桩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超8万元。
区域 | 充电桩数量 | 功率配置 |
---|---|---|
县城中心 | 120台 | 60kW为主 |
乡镇站点 | 85台 | 7kW/60kW混合 |
便民服务网络体系构建
截至2023年底,全县已建成455个充电桩,形成”15分钟充电圈”服务网络。重点举措包括:
- 城区核心区部署120kW快充桩,单次充电耗时缩短至30分钟
- 乡镇站点配置7kW慢充桩,适配居民夜间充电需求
- 建立”电哨长”党员服务队,保障设施运维质量
技术创新与运营模式
引入超算充电桩技术实现”充电+算力”双收益,通过三网融合战略:
- 充电网:智能调度系统提升30%设备利用率
- 算力网:闲置时段提供边缘计算服务
- 产业网:带动本地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15%
未来发展规划
南方电网计划”十四五”期间投资260万元新建21个充电桩,重点推进:
- 2025年实现乡镇充电桩100%覆盖率
- 试点光伏+储能充电站建设
- 拓展充电桩保险、广告等增值服务
发展启示
余庆模式证明新能源基建可同步实现集体经济造血与民生服务升级。通过政企协同、技术创新和商业生态构建,既解决”充电焦虑”,又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径,为县域经济转型提供可复制样本。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99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