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营业厅严打诈骗短信,为何仍有商户受骗?

本文解析南昌商户持续遭遇营业执照诈骗短信的深层原因,包括诈骗技术升级、信息泄露漏洞、商户防范意识薄弱等维度,结合警方反诈措施成效,提出多方协同治理建议。

诈骗手段的迭代升级

诈骗分子通过购买商户登记信息后群发仿冒短信,其链接页面高度模仿政务平台界面,甚至采用“.gov”相似域名迷惑受害者。例如2020年南昌商户杨女士遭遇的虚假”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案例中,诈骗流程已形成完整闭环:诱导填写营业执照信息→收集银行卡号→骗取验证码完成盗刷。

南昌营业厅严打诈骗短信,为何仍有商户受骗?

典型诈骗流程
  1. 发送工商登记/年报逾期等恐吓性短信
  2. 伪造政府网站收集敏感信息
  3. 通过验证码实施资金盗刷

商户防范意识的薄弱环节

部分商户存在三大认知盲区:一是误认政务办理必须通过短信链接操作,二是对验证码的防盗作用缺乏警惕,三是收到”官方号码”短信后放松戒备。2025年佛山警方通报的案例显示,超60%受骗者未核实短信发送方真实身份。

信息泄露与技术对抗难题

犯罪链条中存在专业化的数据黑产,商户注册信息被以0.5-3元/条的价格贩卖。反诈系统虽已建立短信拦截机制,但诈骗分子通过以下方式规避监管:

  • 使用境外服务器和短号群发
  • 设置网页跳转中间页规避关键词筛查
  • 采用图片二维码替代文字链接

警方行动与成效分析

南昌警方自2020年起开展专项行动,建立三大防线:短信预警系统、商户反诈培训、银行紧急止付机制。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诈骗案发量同比下降42%,但仍有商户因未及时参加培训、忽略警方提醒而中招。

诈骗防治需构建多方协同机制:政府部门应强化企业信息保护,通信运营商需提升异常短信识别能力,商户群体更要主动参与反诈培训。当前技术对抗仍存在滞后性,提高个体防范意识始终是反诈的第一道防线。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110637.html

上一篇 2025年3月17日 上午12:51
下一篇 2025年3月17日 上午12:51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