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移动合约机解约纠纷频发背后的三大症结
一、营销话术误导消费者
南通移动在推广合约机时存在明显的误导性宣传。工作人员常以”免费送手机””回馈老用户”等话术吸引消费者,却刻意隐瞒关键条款。如2022年某用户参加活动时,工作人员三次强调”无需修改套餐”,但实际产生每月90元额外扣费。2025年最新投诉显示,299元高额月租套餐也是通过”赠送手机”名义诱导老年用户签订。
二、违约金条款显失公平
合约解除时的高额违约金成为主要争议点,具体问题包括:
- 违约金计算标准不透明,有用户需支付手机价值2倍以上违约金
- 线上办理容易线下解约难,违反《电子商务法》相关规定
- 和包支付等第三方平台扣费缺乏说明,有用户支付千元后仍被要求补缴
三、售后服务推诿拖延
投诉处理机制存在系统性缺陷,表现为:
- 客服多次承诺”加急处理”却无实质进展,最长拖延达5个月
- 故障手机无法使用仍需继续履约,违反《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
- 投诉渠道相互推诿,10086、营业厅、工信部平台间衔接不畅
四、合同条款存在陷阱
合约设计存在明显法律漏洞:
- 电子合同未提供签字确认环节,违反《电子签名法》
- 套餐费用与手机价值严重不对等,24个月合约金额达手机价值3倍
- 单方面约定”最终解释权”等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知情权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11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