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案例集中爆发
2024年6月咸阳移动彩虹营业厅通过电话推销承诺赠送每月10G流量,用户核实后发现实际收取费用。类似案例在2025年1月重复出现:客服以「套餐不变」为由诱导用户办理业务,实际暗中升级资费至119元/月。更有用户反映10085官方电话承诺的「免费流量」实则绑定20元/月的隐形消费。
欺诈话术存在以下共同特征:
- 强调「老用户专属福利」降低戒备心
- 模糊「免费赠送」与「合约绑定」的界限
- 利用短信验证码完成单方面协议
隐藏条款的技术性欺诈
运营商通过专业术语设置消费陷阱,如「5G单模流量」仅限特定网络环境下使用,用户误用4G网络即产生超额费用。2022年上海何先生因此被扣费,类似投诉在咸阳地区亦有发生:
- 未明确说明流量使用范围
- 赠送流量与套餐流量独立计算
- 合约期内取消需支付违约金
用户维权路径解析
成功维权案例显示三个有效步骤:
- 保存通话录音与短信凭证
-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主张赔偿
- 通过12315平台与通信管理局联合投诉
2024年12月咸阳用户通过三日内投诉成功取消合约并获赔,证实及时取证的重要性。
行业现象与监管建议
运营商「免费流量」已成系统性营销策略,2022-2025年间相似投诉增长230%。建议监管部门:
- 强制要求短信协议列明资费变更条款
- 建立电话营销内容备案审查机制
- 推行「二次确认」制度防范业务绑定
咸阳移动营业厅的免费流量活动存在系统性消费欺诈风险,消费者需警惕电话营销中的口头承诺,办理业务时应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条款细则。监管部门亟需完善电信服务规范,遏制运营商利用信息不对称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115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