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移动营业厅免费送流量是否涉虚假宣传?

咸阳移动营业厅以免费流量为诱饵实施营销欺诈,通过隐蔽条款、自动续费等方式侵害消费者权益。本文梳理近年投诉案例,揭露运营商三大诱导套路,并结合法律条款提出监管建议。

事件背景与投诉案例

2024年7月,咸阳移动彩虹营业厅被用户投诉通过电话推销虚假承诺免费流量,业务人员明确表示”每月赠送10G流量,持续两年且无附加费用”,但实际账单显示该服务存在收费项目。类似案例中,用户何先生获赠的”5G单模流量”因使用场景限制导致扣费,反映出运营商赠送规则的隐蔽性。

咸阳移动营业厅免费送流量是否涉虚假宣传?

典型投诉特征对比
类型 宣传话术 实际扣费原因
时间绑定 “免费两年” 未主动取消自动续费
技术限制 “5G流量赠送” 非5G网络下计费
权限诱导 “验证码确认” 擅自变更套餐

免费流量背后的营销套路

运营商常用三种诱导方式:

  • 模糊条款:未明确说明流量使用条件(如仅限于5G网络)
  • 自动续费:赠送期结束后默认延续收费套餐
  • 权限滥用:通过验证码获取业务办理权限

部分推销电话甚至冒充官方客服,利用10085/10086等真实号码增强可信度。

消费者投诉与维权现状

维权过程中存在三大矛盾点:

  1. 证据留存:仅有通话录音难以证明格式条款未尽告知义务
  2. 赔偿标准:运营商多采取”退费+小额补偿”替代法定赔偿
  3. 监管滞后:同类投诉自2022年持续发生仍无系统性整改

法律定性及监管建议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隐瞒服务限制条件已构成欺诈,消费者可主张500元赔偿。建议建立三重监管机制:

  • 强制披露:要求流量赠送说明包含字体加粗的风险提示
  • 验证码二次确认:涉及套餐变更需独立短信确认
  • 黑白名单制度:对重复违规网点取消营销权限

咸阳移动营业厅的”免费流量”营销已具备虚假宣传特征,其通过技术术语包装、权限诱导等方式规避法律风险的行为,亟需市场监管部门强化取证手段与处罚力度。消费者应保存通话录音、拒接非必要验证码请求,并通过12315平台进行集体诉讼。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115994.html

上一篇 2025年3月17日 上午1:32
下一篇 2025年3月17日 上午1:32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