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与用户投诉
2025年初,北京定福庄联通营业厅被曝要求用户必须下载「中国联通」APP才能取号办理业务。多位消费者反映,在办理宽带注销、套餐变更等基础服务时,遭遇工作人员以「公司规定」为由强制安装移动应用。有用户表示,其使用非联通手机卡的设备仍被要求下载APP,认为此举涉嫌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官方回应与争议焦点
针对投诉,联通客服部门曾回应称「可通过营业员代客取号」,但实地调查显示部分营业厅仍存在强制下载行为。争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 线下服务场景强制捆绑线上操作,违反《电信服务规范》
- 老年用户及低存储设备群体面临技术障碍
- 办理注销业务仍需下载APP的逻辑合理性存疑
同类事件时间线梳理
- 2020年12月 长沙用户投诉APP强制下载取号
- 2021年4月 山东德州出现相同操作模式
- 2023年3月 吉林长春用户起诉「霸王条款」
- 2025年1月 河南新乡曝套餐收费纠纷
问题类型 | 占比 |
---|---|
强制下载APP | 63% |
套餐收费纠纷 | 27% |
服务流程缺陷 | 10% |
用户权益保护建议
消费者协会提示用户可采取以下维权措施:
- 现场要求提供纸质取号凭证
- 通过工信部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投诉
- 保留营业厅现场录音录像证据
数字化转型不应成为企业转嫁服务成本的借口。运营商需在提升服务效率与保障用户权益间寻找平衡点,避免将技术便利异化为强制手段。监管部门应建立更细化的服务标准,防止「线上优先」演变为「线上唯一」。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195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