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餐优惠背后的隐藏费用
广电营业厅推出的19元192G套餐通过“首月0元”“次月9元”等标语吸引用户,但有消费者发现实际需叠加两张流量卡才能达到宣传的192G流量,且优惠期结束后将恢复29元原价。部分用户反映充值返现活动存在分月返还的隐性规则,导致实际到账金额与宣传不符。
二、网络质量与宣传落差明显
测试数据显示,广电网络平均延迟达54毫秒,远高于电信的30毫秒和移动的32毫秒。在游戏场景中,广电卡多次出现108毫秒高延迟和断联现象,用户在地下停车场、地铁等场景常遇信号中断问题。这与宣传中“高速稳定”的5G体验形成强烈反差。
三、注销限制与二次实名难题
广电套餐的注销流程存在以下痛点:
- 仅支持线下营业厅办理注销手续
- 需缴纳未明确的违约金
- 二次实名认证触发频率高,部分用户每月需重复认证
四、营销话术与实际条款矛盾
营业员在推广过程中存在三类争议行为:
- 将“赠送卡”模糊表述为无需实名,实际暗含绑定消费
- 未明确告知定向流量适用范围限制,30G定向流量无法覆盖主流视频平台
- 以“免费升级设备”为名强制开卡,后续产生隐形扣费
广电套餐频遭质疑的核心在于运营商在市场竞争压力下,过度依赖价格战而忽视服务质量提升。从基站共建共享的技术短板,到线上线下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反映出新兴运营商在用户权益保障机制上的不成熟。消费者选择时需重点关注长期资费规则、信号覆盖地图和注销条款等实质性内容。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16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