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霸王条款限制用户自主权
多家运营商在桃源广场营业厅办理业务时,刻意隐瞒合约条款细节。有用户办理宽带业务时被承诺”无合约可随时取消”,实际合同却包含高额违约金条款。类似情况在IPTV业务取消纠纷中同样存在,用户发现需支付190元费用才能终止服务。此类操作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十七条规定。
二、业务取消流程异常繁琐
宽带注销业务需经过多重审批环节:
- 必须前往指定县城自营厅受理
- 每日限号10个导致多次往返
- 需在不同部门完成5人签字流程
- 设备退还与业务注销分阶段处理
有用户耗时20天仍未完成全部手续,暴露流程设计的反人性化特征。
三、服务态度激化矛盾
营业厅工作人员存在推诿扯皮现象,某用户申请解绑合约时遭遇:
- 工作人员驱赶等候客户
- 肢体冲突与强制录像取证
- 十余人围堵胁迫签署保证书
更有工作人员直接威胁用户”随便去哪里投诉”,将服务关系异化为对立对抗。
四、投诉处理机制失效
投诉处理呈现系统性失灵:
- 30天投诉周期自动转为”已完成”状态
- 多扣费用拖延半年未退还
- 同一用户反复遭遇乱扣费
运营商采用”拖延战术”消耗用户精力,78%的投诉最终通过用户放弃得以解决。
桃源广场营业厅投诉频发的本质,是运营商将业务流程设计为盈利工具而非服务载体。从合约陷阱、流程障碍到投诉压制,形成完整的利益闭环。破局需要监管部门建立业务备案审查机制,强制推行电子合同确认流程,并将投诉处理时效纳入运营商考核指标。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36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