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协议条款暗藏降速陷阱
常州用户反映,安装全屋网络定制服务时未获知协议细节,合同到期后网速从1000M自动降速至100M。类似案例在扬中等地也有出现,用户认为运营商利用格式条款设置服务期限,涉嫌变相强制消费。苏州用户更指出运营商提供的实际入户速率不足签约标准的90%,违反《互联网接入服务规范》要求。
二、硬件配套不足拖累体验
技术检测显示,多数用户存在硬件配置缺陷:
- 五类网线导致传输速率限制在100M
- 老旧路由器无法承载千兆带宽
- 共享带宽机制造成高峰期速率衰减
苏州用户实测AP面板旁手机无线速率仍不达标,暴露设备性能与宣传存在差距。
三、套餐资费存在误导宣传
苏州营业厅被曝通过三种方式诱导消费:对文化程度较低用户仅推荐高价套餐、强制捆绑增值服务、收取千兆费用却提供500M速率。此类行为导致用户注销宽带后仍难获赔偿,工信部投诉因证据不足被驳回。
四、网络覆盖缺陷难以根治
用户实测数据显示信号覆盖存在显著缺陷:
- 房屋北卧室信号完全缺失
- 移动网络频繁切换4G/5G
- 地下车库等场景连接不稳定
五、用户维权遭遇多重困境
维权过程中主要存在三方面障碍:运营商拒绝提供原始测速数据、工信部投诉需完整证据链、违约金条款限制套餐变更。常州用户维权两年未果,扬中用户要求赔偿期间费用亦无进展。
江苏电信千兆宽带争议本质是技术升级与服务体系脱节的体现,需建立第三方测速认证机制、规范套餐宣传标准、强化设备配套服务,才能重建用户信任。运营商应当正视用户反映的降速陷阱、设备缺陷、信号衰减等核心问题,而非通过格式条款转嫁责任。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41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