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沉服务网络,构建村域服务生态
浙江农商营业厅通过建立驻点服务机制,联合村两委及乡贤力量,绘制春耕备耕地图,动态记录农户种植类型、规模及资金需求。例如设立村级“丰收驿站”,布放智能付POS机,实现基础金融业务上门办理,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米”。同时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在驿站集成农资采购、技术咨询等综合服务,形成覆盖生产、流通、销售的村域服务闭环。
二、数智平台赋能,实现全链条管理
依托“浙农服”数字化平台,整合农业生产数据资源,实现三大核心功能:
- 智能决策支持:接入物联网设备监测农田数据,提供精准施肥、病虫害预警服务;
- 供应链协同:联通农资企业、冷链物流和电商平台,构建“种子—农资—销售”数字化供应链;
- 政策直达机制:归集24个涉农部门数据,农业补贴申领流程从9个环节压缩至3个。
三、专项金融支持,精准滴灌农业生产
设立春耕专项信贷额度,2025年仅建德农商银行已投放相关贷款3600万元。创新推出“共富农安贷”等产品,建立“主体信用评分+产业数据”授信模型,对草莓、水稻等特色产业实施“一户一策”差异化服务。通过无还本续贷政策,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2024年累计解决涉农资金超1.8亿元。
四、强化政银联动,提升服务效能
构建“三位一体”协作体系:与农业农村局共建产业农合联,覆盖十大农业主导产业;联合农业专家开展田间指导,2025年组织技术培训29期;协同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如“金平湖”“南浔滋味”等品牌农产品溢价超25%。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和服务融合,将物理网点转型为“服务中介”,日均服务农户超2000人次。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48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