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业务捆绑与隐性收费
海南联通用户多次反映未经授权被添加限制性业务,例如“短信网龄计划”等增值服务,导致携号转网受阻。此类业务往往通过系统默认开通,用户需多次往返营业厅或反复致电客服才能取消。更有案例显示,承诺的免费宽带在未告知情况下转为收费项目,累计扣费长达58个月。
二、扣费机制不透明
用户账单中频繁出现未经核实的境外流量费、套餐外扣款等争议项目。部分扣费以“手机定位数据”为由,却无法提供完整凭证,被质疑存在技术漏洞或人为操作空间。类似问题在2022年已被曝光,但至今仍未彻底解决。
三、客服与营业厅协同失效
用户投诉处理呈现“踢皮球”现象:
- 10010客服仅登记问题,无法直接取消业务或退费
- 营业厅推诿至指定网点,且系统故障频发延误处理
- 补偿方案需经多层级审批,基层员工无决策权
四、投诉处理流程复杂
官方投诉渠道存在多重障碍:
- 线上投诉占比不足5%,主要依赖电话和线下渠道
- 费用争议需单独提交证明材料,流程耗时超15天
- 用户需通过工信部投诉才能推动实质解决
五、赔偿机制缺乏诚意
海南联通对争议费用的处理常以“息事宁人”为导向:
- 仅退还部分费用,拒绝提供完整账单溯源
- 赔偿金额与实际损失相差悬殊,如1740元损失仅赔560元
- 要求用户删除网络投诉作为补偿前提
海南联通收费争议频发的根源在于:技术系统缺乏消费数据双向验证机制、内部考核重营销轻服务、用户权益保障流程形同虚设。需建立透明化扣费系统、简化投诉处理层级、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才能重建消费者信任。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49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