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程繁琐引发用户不满
碧江区用户办理业务取消时遭遇多重阻碍:需跨镇办理宽带拆机业务,往返多个营业厅达七八次;设备回收存在串码不符争议,强制要求补缴费用且未提供票据。类似情况在湖南、贵州等地均有发生,表现为线下网点权限分割、跨区域业务受理困难等特征。
二、隐性业务捆绑成导火索
用户反映营业厅存在两项违规操作:
- 未经授权擅自开通在网享优惠活动,且未履行告知义务
- 取消业务时二次捆绑新合约,形成连环消费陷阱
这种操作模式导致用户需反复投诉才能解除绑定,典型案例显示老人因误触电视弹窗办理业务,后续取消需特定验证方式,形成数字鸿沟。
三、违约金争议激化矛盾
业务取消涉及违约金收取时,存在三大争议点:
- 协议条款解释权单方面归属运营商
- 线上办理业务时未尽充分告知义务
- 违约金计算标准缺乏透明依据
碧江案例中用户被要求补缴145元设备费用,但无法获取正规票据,引发对收费合理性的质疑。
四、服务态度加剧信任危机
用户投诉处理过程中遭遇的典型问题包括:客服推诿拖延、营业员消极应对、解决方案缺乏诚意等。有用户经历48小时等待承诺未兑现,最终通过工信部投诉才解决问题。碧江用户办理过程中产生”尊严被践踏”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服务流程的人性化缺失。
碧江移动营业厅投诉事件暴露出运营商在业务管理、服务规范方面的系统性缺陷。根本矛盾源于企业利益与用户权益的失衡,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改善:建立全国统一业务受理标准、规范电子协议签署流程、设置老年人业务绿色通道、完善第三方监管机制。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67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