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免费升级变收费陷阱
多名用户反映,在接到联通客服致电宣传”免费升级套餐”后,实际账单出现数百元额外扣费。典型案例显示,工作人员以提升网速为由诱导更换光猫设备,却未明确告知需支付399元设备费用,导致老年用户在不知情情况下被扣费。更有用户发现套餐资费被私自调高,原128元套餐未经确认自动恢复为198元档位。
二、降级套餐遭遇多重障碍
用户调整低资费套餐时普遍面临三大阻碍:
- 线上/线下服务渠道相互推诿,29元套餐仅限特定渠道办理
- 营业厅设置办理权限门槛,59元以上套餐才可现场处理
- 客服刻意拖延办理流程,需多次投诉至监管部门才能完成降档
三、营销话术存在明显误导
现场营销存在系统性话术误导:
- 地推人员隐瞒副卡办理事实,用户充值后才发现绑定新卡
- 夸大优惠幅度,将39元套餐包装成”原价199元限时特惠”
- 承诺套餐变更时效不兑现,以”系统延迟”为由拖延生效
四、投诉处理效率遭质疑
用户维权过程中发现,联通官方投诉渠道存在响应迟滞现象。有案例显示,用户在营业厅投诉后仅收到模板化回复,而涉及金额纠纷时,工作人员甚至直言”哪里投诉都一样”,直至向工信部投诉才获解决。部分客服态度恶劣,需用户多次强调维权决心才会转变服务方式。
尚飞营业厅套餐升级争议折射出运营商在KPI压力下的畸形营销生态。从诱导升级、阻挠降档到投诉推诿,形成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完整链条。建议用户办理业务时保留通话录音,仔细核对协议条款,遇侵权应及时通过工信部等监管渠道维权。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77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