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诉案例现状概述
根据2023-2025年间公开投诉数据显示,涉及联通营业厅的消费纠纷呈现高频次、多类型特征。其中环湖营业厅所在地区的用户反映,存在业务办理流程不透明、套餐资费异常变更等问题。典型案例包括:办理副卡业务后主套餐资费翻倍、人脸识别流程被滥用、违约金条款未明确告知等。
二、欺诈营销具体表现形式
- 信息隐瞒型欺诈:未明确告知套餐变更后的资费调整细则
- 技术滥用型欺诈:多次人脸识别操作实际用于开通增值业务
- 条款陷阱型欺诈:以”免费赠送”名义绑定高违约金协议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12月某用户在环湖营业厅办理销户重开业务时,工作人员通过手机端操作三次人脸识别,实际用于绑定用户不知情的增值服务。
三、法律定性及争议焦点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经营者故意隐瞒商品/服务真实情况构成欺诈的,应承担三倍赔偿责任。司法实践中争议焦点常集中在:
- 业务办理录音录像是否完整留存
- 格式条款提示说明是否充分
- 用户授权操作的可追溯性
四、消费者应对建议
建议遭遇类似情况的消费者:① 现场要求打印业务确认单并签字;② 通过官方APP实时核验套餐内容;③ 对可疑人脸识别步骤提出书面质询。2025年3月最新案例显示,用户通过工信部申诉渠道成功追回5980元异常扣款。
现有证据表明,联通环湖营业厅存在违反《广告法》第28条的虚假宣传行为,以及涉嫌违反《电子商务法》第49条的擅自变更服务条款行为。建议消费者提高电子签约风险意识,监管部门应加强营业厅业务办理流程合规审查。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78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