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升级话术的诱导性
联通营业厅常以“免费升级”“赠送福利”等话术吸引用户办理套餐变更,但实际操作中存在多重隐性收费。例如用户接到客服电话称“免费升级网速”,却未明确告知需支付光猫设备费用,最终导致400元额外扣费。类似案例还包括以“下架套餐续费”为名,暗中替换为高价新套餐,或通过“网速福利”名义新增每月15元宽带包月费。
二、隐藏的服务条款
套餐升级协议中常包含以下隐形收费项目:
- 未用完的语音/流量自动转为次月收费服务
- 强制绑定光猫、路由器等设备租赁费
- 未经确认的增值服务叠加包
河南刘女士案例显示,用户账单中突然出现未订购的15元叠加套餐和5元短信包,经多次投诉才得以取消。
三、降级机制的缺失
运营商普遍存在“升级易、降级难”现象:
- 线上渠道仅提供套餐升级入口
- 降级需解除多项关联服务
- 变更生效周期长达30天
杭州市民升级后因时限约束无法退回原套餐,北京市赵先生遭遇客服推诿拖延降级申请。
四、用户维权困境
多数用户在遭遇隐形收费时面临多重障碍:
- 通话录音举证困难
- 客服处理流程冗长
- 费用返还周期超30天
山东用户投诉显示,联通私自修改套餐后,承诺的减免费用短信通知已处理完毕,实际款项却未到账。
套餐升级的隐形收费根源在于运营商利用信息不对称牟利,建议用户定期核查账单明细、关闭自动续费功能,必要时通过12315投诉或携号转网维护权益。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79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