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务承诺与执行脱节
中国联通在多地营业厅出现擅自停机事件,系统以”检测到不安全因素”为由自动终止服务,却未提前告知用户具体原因或核实真实情况。更有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用户不知情时擅自变更服务协议,通过人脸识别多次操作办理非授权业务。
技术升级过程中亦存在违规操作:河南联通被曝光通过后台断网强制用户更换光猫设备,收取高额设备费后在后台恢复网络,此类行为涉嫌欺诈性营销。
二、套餐资费暗藏玄机
资费争议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
- 套餐内容隐性变更:用户19元套餐被擅自升级为89元套餐,附加云盘等未授权增值服务
- 新旧用户差别定价:同款套餐新用户可享19元优惠,老用户却被拒绝办理
- 融合套餐捆绑陷阱:主副卡绑定业务实际收费远超承诺金额,存在价格欺诈嫌疑
三、强制消费屡禁不止
营业厅通过技术手段限制用户选择权:
- 办理补卡时强制绑定新套餐,否则拒绝提供服务
- 宽带业务与手机套餐强制捆绑,违背用户真实意愿
- 以”消费等级达标”为名诱导办理增值业务,实际变更基础套餐内容
四、维权通道形同虚设
用户维权面临多重阻碍:账单数据仅保留一年导致取证困难,客服以”非目标用户”等话术推诿投诉,更有疑似假冒消协人员介入调解事件。维权过程中还遭遇电话屏蔽、投诉单强制关闭等二次侵害。
- 首次投诉:承诺48小时回复
- 二次跟进:推诿至其他部门
- 三次申诉:要求提供历史证据
运营商应建立透明化服务机制,在套餐变更、设备更换等关键环节设置用户二次确认程序。监管部门需强制要求企业保留五年以上完整服务记录,并将举证责任倒置以保护消费者权益。用户可通过屏蔽营销号码、定期核查账单、保留通话录音等方式加强自我保护。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80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