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2025年2月河北邢台72岁张阿婆发现连续3年每月被扣取云盘会员等6项服务费,累计损失超千元。此类事件并非个案,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60岁以上群体投诉增值服务争议占比超40%,其中通信运营商通过体验服务赠送、合同小字条款等方式实施隐形扣费成为主要侵权形式。
隐形收费陷阱解析
运营商常用侵权手段包括:
- 自动续费诱导:免费体验期结束后默认开启扣费,关闭入口隐蔽
- 合约机捆绑:以0元购机名义绑定36个月增值服务,未尽显著提示义务
- 系统漏洞滥用:利用老人不熟悉智能设备,通过遥控器确认或短信TD退订陷阱实施扣费
侵权类型 | 占比 | 涉案金额 |
---|---|---|
自动续费争议 | 53% | 200-800元/年 |
合约机捆绑 | 32% | 1000-3000元 |
系统漏洞扣费 | 15% | 50-500元 |
维权路径指南
遭遇侵权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 证据保全:保存业务开通短信、账单记录及客服通话录音
- 运营商交涉:发送短信”0000″至客服号查询增值业务,要求退订并赔偿
- 行政投诉:向工信部或消协提交证据材料,主张三倍赔偿(最低500元)
- 司法救济:针对拒不赔偿的运营商,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提起诉讼
预防机制建议
建立长效防护机制需多维度协同:
- 运营商层面:强制要求增值服务办理时进行人脸识别验证
- 技术防护:关闭支付平台免密支付功能,设置消费限额
- 社会支持:社区定期开展反诈讲座,子女协助设置手机防护模式
老年群体数字消费权益保护需构建事前预防、事中阻断、事后救济的全链条机制。通过强化运营商合规管理、完善技术防护手段、提升子女监护意识,切实维护银发消费者合法权益。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81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