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期合约捆绑消费
营业厅宣称免费赠送的手机卡通常绑定1-2年合约套餐,要求用户每月必须消费固定金额(如128元/月),即使实际使用流量或通话时长未达标准仍需全额支付。合约期内用户无法降低套餐资费,部分运营商还限制携号转网功能,强行终止需支付相当于全年套餐费30%的违约金。
- 强制绑定高额套餐
- 最低消费限制
- 转网功能锁定
二、预存话费资金冻结
部分活动要求用户预先存入600-2000元不等的保证金,承诺分24个月返还。但实际返还时会扣除”账户管理费”等隐形支出,若用户提前解约则冻结资金不予退还。更有运营商将预存款转为分期贷款,通过花呗等渠道自动划扣,使消费者在不知情下产生征信记录。
三、隐形消费与附加条款
合约中常包含增值服务自动订阅条款,如视频会员、云盘存储等每月20-50元的附加项目,营业员办理时故意模糊说明。更有代理商强制捆绑宽带业务,要求用户必须同时办理家庭固话才能激活手机卡。
四、第三方合作风险
运营商外包经销商常与贷款公司合作,以免费送卡名义收集用户身份证、银行卡信息,用于办理第三方金融业务。部分用户发现名下莫名出现小额贷款记录,维权时因合同条款复杂难以追溯责任主体。
消费者办理免费手机卡时应要求提供完整合同副本,重点核查套餐期限、解约条款及附加服务清单。建议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核验活动真实性,拒绝提供银行卡、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必要时可向通信管理局投诉虚假营销行为。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87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