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免费背后的高价合约
所谓”免费赠机”往往需要签订长达24-36个月的合约套餐,月最低消费通常高达80-150元。有消费者反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绑定”套餐费不低于18元/月两年”的承诺条款,实际总支出远超手机市场价。更隐蔽的是,部分合约会限制携号转网,提前解约需支付手机原价50%-80%的违约金。
二、质量问题维权困难
有用户购买3199元新机后,次日即出现充电异常发烫现象,但工作人员以”使用不当”为由拒绝退货。这类消费纠纷中,营业厅常将手机作为合约附属品,规避电子产品三包责任,消费者需自行联系品牌售后维权。
三、分期贷款隐性陷阱
部分营业厅诱导用户通过花呗、信用卡办理分期,却隐瞒贷款本质。有案例显示消费者在不知情状态下签署金融协议,最终需额外支付15-20%的利息费用。更恶劣的是,这些分期协议往往与手机套餐深度捆绑,导致双重还款压力。
四、预存话费猫腻重重
“存话费送手机”活动常见三大套路:①预存款分24-36个月返还,中途停机不返款;②强制升级5G套餐;③实际到账金额仅为预存额的70%,剩余30%作为”补贴金”分期发放。有消费者预存2100元后,每月仍需缴纳基础话费。
五、以旧换新套路升级
新型置换陷阱包括:①虚高评估旧机价格诱导签约,后以”型号不符”为由压价;②强制捆绑碎屏险等收费服务;③置换机实为定制版,功能阉割且售后受限。有用户旧机评估1500元,最终仅抵300元,还被强制购买4999元”保值版”合约。
防范建议:
- 要求书面注明旧机折抵金额及违约条款
- 核实套餐合约期与违约金计算方式
- 优先选择可自主更换套餐的信用购机
- 保留支付凭证与对话录音
维权途径:
- 拨打12300工信部投诉电话
- 通过”全国12315平台”在线举报
- 收集证据提起民事诉讼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292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