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承诺与用户预期严重不符
西安联通近年推出的”预存话费送手机””靓号保底消费”等活动屡遭质疑。有消费者反映,在完成花呗分期支付3250元后,仅收到首月100元返费,后续承诺的每月返费均未兑现。更严重的是,部分用户发现协议中暗藏金融分期贷款条款,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招联金融业务。
二、营销手段中的争议行为
西安联通的营销方式存在明显误导倾向,主要表现在:
- 以”三网融合”名义诱导用户更换套餐,实际捆绑金融分期服务
- 靓号过户强制签订20年保底消费协议,预存金额高达万元
- 宽带业务存在虚假宣传,断网后要求支付额外维修费用
- 话费返还问题:42%
- 套餐欺诈:31%
- 靓号政策争议:19%
- 服务质量问题:8%
三、消费者维权困境
面对用户投诉,西安联通常见应对方式包括:
- 客服人员拖延处理,以”领导未审批”为由推诿
- 要求签署单方面免责协议,否则不予解决问题
- 通过技术手段规避监管,如修改返费计算周期
四、企业整改方向探讨
要重建消费者信任,西安联通需从三方面改进:建立透明的协议披露机制,在办理业务时明确标注金融属性条款;完善内部监管体系,设立独立投诉处理部门;优化资费计算系统,定期向用户推送消费明细。
西安联通屡次失信的根本原因在于将短期业绩压力转嫁给消费者,忽视服务本质。作为央企运营商,应率先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服务过程全留痕,才能真正杜绝”活动陷阱”,维护通信行业健康发展。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302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