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免费承诺背后的合同陷阱
长沙联通在宽带营销中频繁使用”免费赠送”作为核心卖点,但实际业务办理时存在多重合同陷阱。消费者反映业务员口头承诺赠送FTTR设备、电视业务和流量套餐,却未提供纸质协议或电子合同留存。更有多起案例显示,用户仅在手机端完成”授权签字”后,被单方面认定已签署包含服务期限和费用变更条款的协议。
宣传承诺 | 实际条款 |
---|---|
30个月话费返还 | 设备抵扣变相收费 |
免费电视业务 | 隐性年费扣款 |
随时停机 | 违约金约束 |
二、隐性收费与费用争议
免费承诺的宽带服务普遍存在三类隐性收费:
- 设备安装费:承诺免费安装却收取100-200元装机费
- 服务附加费:电视业务在赠送期满后自动续费
- 违约金:未明确告知的提前解约费用
2024年多起投诉显示,用户在办理159元套餐时被强制收取30元/月宽带费,即便套餐明确标注赠送免费宽带。更有个案显示,老年人因理解偏差导致连续多月被扣29元增值服务费。
三、服务限制与设备强制消费
实际服务与承诺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
- 网络速率:千兆宽带存在高峰期限速
- 设备兼容:要求重复购买指定光猫设备
- 套餐变更:降低资费需多网点办理
有消费者投诉称,原承诺的45GB流量在办理后骤降至20GB,且运营商以”次月生效”为由拖延履行承诺。设备强制消费问题尤为突出,用户已有联通设备仍需重新购买。
四、维权困境与监管缺失
争议处理呈现”三难”特征:协议取证难(91%案例无纸质合同)、费用追溯难(话费明细不透明)、投诉解决难(需多部门反复投诉)。尽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欺诈行为需三倍赔偿,但实际执行中鲜有兑现。通信管理局调解成功率不足三成,部分案例需通过信访渠道才能推进。
宽带免费承诺争议频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运营商将营销话术凌驾于契约精神之上。建议建立通信行业格式合同备案制度,强制营业厅提供业务办理全程录像,并将隐性收费纳入失信企业名录管理,方能重建消费者信任。
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资费以办理页面为准。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本文由神卡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www.xnnu.com/315378.html